版權訊息:香港電台消息於
2021-03-23 11:16 更新
何栢良指活動能力較高的院舍長者 接種疫苗誘因較大於
2021-03-23 10:37 發佈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部分活動能力較高,例如仍可外出飲茶的院舍長者,接種誘因會較大,認為他們願意接種疫苗的程度會較高。
何栢良在一個電台節目認為,當局在他們接種新冠疫苗後要收集資料,與一般接種流感疫苗後出現針口痛及發燒等情況比較,他建議邀請打完針的長者講述接種新冠疫苗的原因,認為對其他長者來說,宣傳效果及認同感會更好。
何栢良說,如果長者擔心接種新冠疫苗,當局就要梳理他們的憂慮,包括要將外國安老院舍的接種疫苗數據,及以往接種流感疫苗後的一些疾病發病率轉變,告知院友及他們的家人。
閱讀全文特首:如有文化工作違反國安法條文或衝突 須嚴肅處理於
2021-03-23 10:43 發佈
早前有立法會議員指,將於今年年底開幕的西九文化區 M+ 博物館,有展品或涉及違反《香港國安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是依法辦事的地方,如有文化工作與《香港國安法》有衝突或違反當中的條文,便需要嚴肅及認真處理。
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現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為唐英年,他亦是全國政協常委,加上唐英年是前政務司司長,當年親自促成 M+ 博物館一項很大型的捐贈,林鄭月娥表示,對唐英年有百分百信任,相信他能將工作處理得好。
閱讀全文被問會否提供誘因增接種率 特首稱最大誘因是保護自己於
2021-03-23 10:53 發佈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被問到,政府會否提供更大誘因以提高接種率,例如可方便出行。她認為,一般情形下,要在行為上有轉變,或多或少需要誘因,但強調接種疫苗最大誘因是保護自己,即使處於病毒傳播環境,如有感染,發病機會亦大大下降。
林鄭月娥說,截至昨晚已有約 36 萬人接種疫苗,佔合適接種人士的 6%,認為反應不算差,但可以做得更好。她又說,不少人即將接種第二針,重申要接種兩劑才可產生效用。
林鄭月娥說,昨日打完針後並無問題,沒有停止工作,希望大家客觀並科學化看待疫苗接種。她又說,需要大比例接種,盡快建立防疫屏障,大家想見到的事就會陸續發生。
閱讀全文林鄭月娥形容韋彥德言論中肯 稱本港司法制度非常穩固於
2021-03-23 11:00 發佈
來自英國的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韋彥德日前曾表示,如果香港的司法獨立和法治受損,他會離開終審法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形容有關言論中肯,當中提及「If」,即如果,反映現今本港並非有關情況。
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說,如果香港司法獨立不存在,法官的決定受到行政機關干預,作為德高望重的法官,韋彥德需要有態度的展示,但現時肯定並非如此。林鄭月娥引述另一名終審法院海外法官岑耀信日前在報章的撰文指出,岑耀信在終院工作中,從無受到中央或行政機關干預,亦勸喻自己國家的政治人物,不要將法院當作為政治化的地方,亦不要將法官拉入「政治杯葛」的行動,因此林鄭月娥認為,根據兩人的言論,可見本港司法制度非常穩固。
林鄭月娥又重申,香港司法獨立是整個法治重要的一環,不只對法律界,對金融及商貿都很重要,其中彰顯司法獨立在於香港可委任優秀的司法人員,形容香港在這方面得天獨厚,回歸後終審權在香港,在《基本法》下終審法院可委任其他普通法區域的法官擔任終院非常任法官,過去 20 多年,香港每次都可邀請及委任非常優秀司法人員到終審法院服務。
閱讀全文行管會決定向郭榮鏗楊岳橋郭家麒梁繼昌提和解建議於
2021-03-23 11:09 發佈
全國人大常委會去年 11 月就立法會議員資格作決定,郭榮鏗、楊岳橋、郭家麒及梁繼昌被取消議員資格。對於 4 人的酬金及工作開支的事宜,立法會秘書處回覆查詢時說,行管會經考慮過往的先例、法律意見丶成功追回款項的機會、涉及的法律費用等,決定向他們提出和解建議。
秘書處又說,經磋商後,雙方達成和解協議,4 名人士已根據協議向行管會退還所須款項和資本開支項目。
閱讀全文律政司去年提 17 宗刑罰覆核申請 較之前兩年總和多於
2021-03-23 11:16 發佈
律政司去年共提出 17 宗覆核刑罰申請,較對上兩年總和的 10 宗為多。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表示,去年的覆核刑罰申請,絕大部份與反修例引發的示威及暴力罪行有關,而去年至今,上訴法庭聆訊並作出判決,涉及公眾秩序罪行覆核刑罰申請的案件有 15 宗,律政司全部獲判得直。
鄭若驊在網誌中提到,上訴法庭在多宗案件重申判刑原則,包括懲罰和阻嚇的重要性,以及把非法集結分為暴力和非暴力,與判刑原則不符,以及被告年輕或個人背景的比重將會極其有限,甚至微不足道等。而媒體不時報道有青少年在裁判法院認罪後被定罪,雖然可獲減輕刑罰,仍會留有案底,但若當初被捕後願意認罪及表達悔意,警方在合適情況下是可以行使警司警誡,或許不用交法庭處理。
她又認為,被捕者的律師,有法律責任保障年輕被捕者的權利和告訴他們案件證據的強弱,亦必須提醒他們一旦罪成所面對的法律後果,包括刑罰和留案底。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