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驢行」•東西涌海岸線穿越(原整圖文版)
2003-02-16 有薄霧、午後漸轉天晴,溫度 22-29℃隨著預定出發時間的迫近,眾人在羅湖口岸深圳出口關注著一個頭戴紅帽的女子:促成今次活動的人、名譽領隊王二狗。相認後匆匆的打量一下,心裡奇怪:怎麼說自己傻呼呼呢?(晚飯之後終於明白啦!)
在名譽領隊帶領下,眾人興奮的奔跑到包車上。順利接載了深圳的網友後,車廂中的麗音廣播開始了!
平常聽得懂、說得出的普通話都跑掉,對這麗音的接收、廣播出現了故障啊!心裡推說:可能是嚴重睡眠不足吧!現在回想覺得慚愧,以後要努力學習學習啦!
幾經艱苦的給互相介紹了,在我們的 15 座車還未離開深圳市區,已經開始了腐敗行為啦!我們在車廂中分享了糖果、紫菜.....種類太多,數不清啦!
哇!名符其實的FB之旅呀!
一路上天氣陰晴不定。當穿出雷公山隧道,眼前只有一片白,能見度只有數米,很擔心!
景物隱隱現現的飄過窗外,心裡卻另有一番滋味......在緣份的牽引下催生了歷史上第一次深港網上交流的山野活動,要泡湯了......想到下雨、改變行程等,沉重、無奈...... 車,繼續在如仙境的霧中奔馳著。
就這樣想著,車子拐彎轉往坪西快速幹道。抬望眼:陽光征服了濃霧,我的心就寬了!
不多久,車子駛過凹突不平的泥路,那巔簸喚醒我們的興奮。嗅到海水的味道,山瀟說:西涌村快到啦!
伸展一下個多小時車程的倦怠後,眾人整裝待發。合影留念之後,在 10:45 開始穿越行動。

陰晦的天色下看這四公里長的西涌沙灘,遠處的望嶼嶺(牙山、南門頭、花山頂、崖頭頂一帶)隱沒霧中,情景讓我想起電影「法國中尉的女人」那幕濃霧中海堤上的感情糾纏;若果不曾和她徹底走過那(香港大嶼山的)長沙海灘,我一定會愛上這裡!

眾人以各自的方法去享受這邂逅:有些靜靜欣賞柔和海風下的浪花、有些到處研究所見的事物、有些不停尋找鏡頭下的獵物、有些用赤裸的雙腳和細沙作出直接而親蜜的接觸......可惜那年浪茄灣上的塵樣細沙留住了我的浪漫......若是沒有這樣子的比較,我一定會赤腳走的!

天空,繼續著陽光與霧氣的爭鬥;地上,開始了快門與鏡頭的獵殺。
我們,愉悅的走走停停看看;沙灘,沉默的錄取踏過足印。

回望,隱約看到磨房的驢隊以"人"字排列陣勢進發著。

沙灘的那端是一列海膽養殖場的小屋,磨房的驢隊在這裡和我們遇上。
四十多人在大小不一的礁石上飛躍前進的浩蕩,為這旅程添加了熱鬧的氣氛。
第一個景點是在南門頭下西南面的小岬角。突出的礁石經過漫長的海浪沖刷歲月,形成了奇特的地貌 ─ 海蝕洞。
通常海蝕洞的洞口都是向海、大多是單一方向侵蝕的,但這個礁石因三面環海,潮漲時背海的那面亦受到海浪沖刷,形成了罕見的貫穿現象。
從背海那方進入,望見的是賴氏州。洞口足夠三、四個成年人彎下身並排進出。通過以後往前走出,展示了整個西涌海灘的景觀。

我用鏡頭進行了大屠殺。殺得爽快,發現已經殺了六十多張!只好保留餘下的記憶體給前面的獵物,繼續上路去!
由於早前已在磨房上打過招呼,途中二狗找出磨房的頭驢恰恰恰,好讓大家見個面。沒料到頭驢竟然是廿來歲、英姿爽朗的女子啊!勉強說了幾句嚼舌的普通話,慚愧之下匆匆的趕上前,溜了!
從磨房的驢隊遇上我們,直到崖頭頂分別這段時間;我深刻的體會了磨房精神 ─ 頭驢的領導及驢子的服從,這正是目前本地網上組織的活動所缺乏的團隊精神啊!
回來之後深刻的思考過這問題,終於在這兩三天找到答案了......
第二個景點是在崖頭頂南面的穿鼻岩。這裡是眺望西涌海灘的最佳地點,越過崖頭頂便是和西涌說再見的時候了!

遠望穿鼻岩光禿的巨石有點像復活節島上的古代神秘大頭石像,巧合的地方是同樣臉向南方啊!

近看之下,那垂直的石壁是鍛鍊攀爬的好地方啊!若不是身體狀態比較差,我會一展身手去解解悶的。可惜之餘,乖乖地跟隨人群往山上爬。

山上是小小一片的草坡,西面海景是西涌灣、東面遠景是東涌的耑、東南面有惠州市的大三門島。海風輕拂下看海,配合上行程的時間,確是大休的理想地點。
大休 ─ 腐敗午餐時間四十多人同時大休,使這片草坡上顯得擠迫。
我們無奈的選擇了路傍的小斜坡來開始腐敗(國內流行語)行動!
隨著王二狗那半鹹淡的廣東話:「開飯啦!」,肚子不禁擂著鼓去響應、為第一次與國內的腐敗交流營做了隆重氣氛。
各人二話不說就從背包裡掏出物資往地上放,草坡轉眼已成食物堆填區啦!
為了要貫切實行 zero-impact 的山野理念,我們立即開始還原草坡的補救工程 ─ 將食物往嘴裡送!
午餐不開爐的決定比較遲,使到香港這邊的乾糧食品在倉猝下顯得不足,失禮啊!深圳這邊食品的種類很豐富、天然食物有很多,令我記起童年時瞞著家人上山遊樂的日子...... 拆出冰什果涼粉,看到冰已經沒有,可是仍然凍。打開,噢......怎麼涼粉是糊狀的?
(今次未曾腐敗已失敗,因為:我的 55L 背囊封殺年多,找出來已經發臭了!只好拿個 25L 頂上......所以包裝的報紙減少了才能放入呀!)
對未準備用具的,如何去吃這個涼粉糊呢?
答案是:即時製做器具。
盛器做法:將橙皮沿赤道位置割開,小心除去北面橙皮之後將橙肉取出,剩下的橙皮便是兩個完整的碗了!
食具做法:找一粗壯野菠蘿莖葉,切出莖支、視材料切割出叉或筷子形便成了!
(多謝深圳山友的演示,將我遺忘已久的山野技巧喚回啦!)
我私下選出了最令人喜愛的食物:是山瀟帶來的霹靂大肉腸!
另外選出了最腐敗人員,得主是:王二狗,她背包裡裝的全都是零食啊!
深港兩地的腐敗比拼,在實力懸殊之下給深圳勝出!
我和監護人退下火線,散步看海去。從穿鼻岩頂向外望,240 度的廣角海景在晴朗之下是頗佳的......可惜霧氣重重,大三門島就像霧鎖黃山的水墨畫般,淡淡的只能留下輪廓。
崖下的礁石在侵蝕下剩得僅浮出海面的一大片平台,漸漸的沒入海裡消失。
忽然發現下邊有貌似東坪洲更樓石,盤算一下時間便決定往下探索去!
近乎 70 度、風化碎石堆積的下坡路比青山腹地更難走,監護人吃力的緊隨而後。

到達坡下,看到石上有白漆寫著"上山下"的三個字,相信就是磨房攻略提及的地方。攀上石上察看,上更樓石的路有點難度,時間緊迫下放棄前進了!
西南方的遠景西涌口被遮掩了,在背後的牛奶排襯托下,賴氏洲顯出層次分明。在另一方的陽光假日大酒店卻是依稀可見。

回到草坡上,腐敗經已完滿結束。
大伙在收拾場地時,狗狗突然呼叫起來:「發現寶物哪!」眾人洶上前看,狗狗腳傍草地中隱約的有反光物。
地下究竟埋藏了甚麼呢?幾個醫科的客串扮演考古專家,小心亦亦進行了發掘。可挖出來的,是個類似裝泡菜的完整玻璃瓶。
倒放的瓶子裡附有嫩綠植物莖幹在茂盛地生長著,實在是怪怪的事啊!
考古完畢便繼續上路。下坡是浮滑的路面,正好給我試驗首次出山的廉價運動鞋。
就這樣直接的從坡上往下衝,到坡底便來個急剎停。
塵土在我漂移滑行當中滿天飛揚,正是經典西部牛仔片裡決鬥前的氣氛。
結果証明了這雙鞋子是蠻好的啊!

前行不遠有一堵岩牆攔路,像是東坪洲經海螺洞往難過水的那段。途中又發現神似海龜的怪石,算是意外收獲啦!

進入陽光假日大酒店所在的貴仔角前,要經過兩處地殼運動後傾斜約 60 度的變質岩斷層帶。
我們在這裡出現了分歧......
最後分成了三路去克服這一段路。
下路:
隊長下坡後遙遙領前,在斷層帶探索之後提議沿岸繞行比較好走。
可是大隊已經上了坡,不願下來啦!
他獨個兒走了,轉眼已到達另一個坡上啦!
中路:
貓哥前哨下坡,發現有一定危險,但狗狗及深圳人員相信可以應付。
大隊就有驚無險的下了坡。
上路:
恐龍在感冒未癒之下腳步有點浮,決定不冒險,就往山上走那繞過斷層帶的路。監護人亦怕應付不了而隨恐龍上山。
我不放心他們走上面的路,加上在高點拍攝地形的效果比較理想,便隨後而上了。
走上路需要爬升 50 米,恐龍的臉從紅轉白。
這時剛好放晴,在太陽狠毒的照射下情況變得令人擔憂。認同「休息,是為了要走更長的路」這句話,我們就坐在石上看風景。

在這裡拍下中路隊伍的狼狽,也對這一段路作出更清晰的紀錄。

負擔收隊的小黑驢趕上後,見恐龍仍未恢復過來,就讓他和監護人先撤,我就繼續留下照應著。
由於位置的差異,山下的沒法看得見上面情況。在我們撤下前,隊長在遠處小坵一直的守望著。
我利用「攀得越高、看得越遠」的優勢,為今次行程加上了另一角度的紀錄。

當我們經過小坵時,突然傳來一陣妹妹們響亮的笑聲。我暗自高興:這是為我們安全歸隊的歡呼啊!
在落到岸前的小山峽中,涓涓的細水正好用來降降溫,也可以滋潤曝曬下乾燥的皮膚。
可是真相永遠是讓人心碎......妹妹們的笑聲是為貓哥而發出的!
究竟貓哥幹了甚麼呢?
貓哥赤裸裸的展示身體的長處:
用
舌
尖
觸
摸
鼻
頭
!
佩服!佩服!可惜我無緣看到啦......
經過學醫的(深圳人員全都是醫科學生啊!)一連串雙語搞笑治療後,恐龍的狀態回復了一點。由於山瀟要趕回深圳處理突發事務,我們立即往下一個景點 ─ 假日陽光大酒店進發。

路上太陽繼續的照射著,山上的小屋(假日陽光大酒店)越來越近,恐龍走得越來越慢......當清楚看到貴仔角上的是人工建築時,落後的我們正沿著長滿野菠蘿的小徑上山;前面行的已經消失了。
匆忙中我指示了上山的路:一條比較艱苦的不歸路。這其實不算是路,只是沒有野菠蘿生長的空隙地帶而已。從下面看著大約 70 度、高約 10 米的坡上的這兩個人,手腳並用的、邊爬邊滾的落下陣陣塵土,我既擔心、又內疚!
終於安全到達小屋,眾人早在旁邊的蔭處爽啦!
繞著屋子走,居高臨下三面海景確實有渡假酒店的氣派。
東面遠景是大排頭,中景是形似歐羅貨幣符號"€"中伸出那兩條線的小岬角,前景是條路面結實、往東涌的山路。南面前景是貴仔角,像似微縮了的狗牙嶺加上閻皇壁呢!西南面是崖頭頂、穿鼻岩和剛走過的路。被我們越過的斷層帶剝落了一大片,就像水滴形狀的瘡疤。


在時間緊迫下已是無法細細欣賞這陽光與海景,小休一刻便要起程趕路。今次無緣攀登這微縮了狗牙嶺真是可惜啊!
從貴仔角出東涌的山路已經被遊人踏得寬闊,路胚結構是山上觸目的傷疤。
走著、看著、想著, zero-impact 的山野活動理念的確是真理。在文明出現之前,人類與大自然之間是和諧的;文明出現之後,人類需要回歸自然去釋放文明帶來的壓力,可是這過程對大自然做成了破壞......於是有了 light-impact 的修正理念,這是現實中我們能做到的啊!
請大家在進行山野活動時儘量減少對大自然做成的破壞,希望我們的後代仍然能夠在大自然裡找到他們的和諧!
路經小谷時又發現涓涓的溪水,洗了把臉便爽快的繼續上路去。
行進不遠是整段山徑中唯一的海景,從谷兩旁小坵中看的礁石有點像「紫青雙劍錄」裡描述的青城山縮影。這時碰到磨房的驢隊從山下上來,原來他們在貴仔角繼續走海岸線。

這行程上的差異是我隊和磨房的緣份啊!
四十多人又浩浩蕩蕩的一起走了。到達東涌魚塘的路口,他們與我們背道而馳,繼續往東涌海灘的行程去。情景正如某首歌詞:「分開、飄泊、再遇,遇上了再分開......」

沒有一聲再見,我隊往村口的方向走。約 16:30 到達東涌村口,正式結束了今次海岸線穿越活動。
一行十一人平安完整的返回深圳,放下三位以後車子便直奔腐敗的飯店去。
徹底腐敗以後,眾人盡興的散隊回家去了。
...... 完 ......